过滤器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过滤器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【消息】李若谷中国钢产能过剩是因为技术含量不行

发布时间:2020-11-17 10:54:05 阅读: 来源:过滤器厂家

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第八十七期“经济每月谈”定于2016年9月19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,主题为化解过剩产能的思路与出路,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兼行长李若谷认为,中国产能过剩的原因一个是钢材标准低,一个是建筑标准比较低,另外是产能比较分散。

李若谷建议,中国炼钢标准要提高,钢材建筑标准要提高。别的国家都400—500,起码我们提到400—500的兆帕水平的屈服强度。另外,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,提高钢结构的百分比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,即40%、50%。合金钢要下大力气研发。另外将一些产能向其他周边国家转移,比如水泥、平板玻璃、电解铝等。

以下为李若谷发言:

陈文玲同志和中心的同志请我来跟大家交流的一个原因,是我曾经对钢铁问题写过一个材料,也送给中央有关的领导同志。所以我从这个问题谈起,然后再谈到普遍的产能问题。时间有限,点到为止。我听说今天来的有很多媒体的同志,一定不要过度解读我所说的内容,只是一家之言。

我在去年搞调研的时候,对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有一些接触,河北钢铁产能比较大,我去企业看了看。2005年那一年两大钢铁企业,唐钢、邯郸产能利用率分别是85%和88%。从本地来看,好像产能并没有太浪费掉,因为一般的国际平均水平是80%—85%,这样的利用水平比较合适的。我看了一些其他的材料,觉得钢铁产能过剩在中国恐怕有多重原因,其中一个是我们的建筑标准过低,我们建筑用钢国家标准是300兆帕,现在普遍使用的是335兆帕屈服强度的钢,而欧洲、日本、美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这些发达国家的平均屈服强度建筑用钢是400—500,我觉得我们的标准过低。比如唐山地震死了24万人,日本的阪神地震死亡6500人,汶川地震死亡69000人,中国的玉树地震死亡2200人,鲁甸地震死亡617人,而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(音)这个城市的地震没有死亡率,地震强度是7.2,我们的鲁甸6.5,玉树7.1,汶川8.0,而发展中国家,比如海地7.0的地震死亡22万人,尼泊尔7.8级地震9000人,我们的水平和很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差不多,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,说明我们的建筑抗震水平比较低,这是一个原因。

抗震水平低。即使比较好的房子,我们也是钢混结构的。而钢混结构用钢平均每平方米是五六十公斤,像日本钢结构比较多,钢结构上去以后,每平方米用钢是在100—120公斤。我们现在钢结构的建筑在中国整个建筑行业中占比是4—5%,美国是40%以上,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是50%左右,我们钢结构的建筑比较低,不要说别的基础设施了,我们很多基础设施都不达标的,我们很多城市的地压管网建设都是一年一遇,当年下大雨就完蛋,暴雨就不行,下雨、中雨可以,应该说标准是比较低的。中国的人口比较多,国土面积也比较大,所以基础设施非常重要,很多东西甚至不能按发达国家的标准去算,因为我们人口比较多。地震带,地质学家是从齐齐哈尔还有哈尔滨,云南那边划一条斜线,这条斜线的西部地区都在地震带上,在地震带上的建筑标准是不是应该提高,这个问题都要考虑。

从人均用钢的保有量来说。发达国家都是人均26—28吨,日本稍微多一点,是人均41吨,中国去年是6.4吨,今年又增加点,也许快到7吨或者多一点,都有可能。中国现在实际上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级阶段,并不是说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或者已经完成了城市化,所以中国的用钢量可能还没有到峰值。大量的发展需要钢铁,中国的钢,我记得1978年才达到了我们1958年提到的超过“170”,就是“超英赶美”,那时候毛主席提出来“超英赶美”,一年钢的产量1000多万吨,可能1978、1979年才达到。所以中国的钢产量在改革开放以前是非常低的。我自己管过一段钢铁的建设,在人民银行管亚行的时候,支持很多钢厂,莱芜钢厂大家都知道,是一个比较主要的国营企业的,莱芜市基本上就是那个钢铁企业,90年代的产量年产50万吨。我们帮他改造,投资完以后是70万吨。中国的钢产量在90年代以前是相当低的,九几年才超过1亿吨,后面发展很快,现在已经达到了12亿吨。所以说前面累计量很低,农村的房子建筑标准是根本就没有的,石头、泥巴什么都行,这种房子是根本不抗震的,所以农村地区一地震就大量的伤亡。

钢铁企业现在面临的突出问题一个是产能比较大,主要的问题是分散,我认为分散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,工信部的统计,我们的钢铁企业300多家,平均一个省十家,全世界没有产能这么分散的状况,如果把凡是和钢铁有关系的企业连起来是2000多家,产能的分散非常严重。刚才我讲的,一个是标准太低,就是钢材标准低;一个是建筑标准比较低;另外是产能比较分散。

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,我所知道的舰艇用钢,三年以前都生产不了,成品率很低,现在成品率上来了。高端的钢每年还要进口,有的时候一千多万吨,有时候几百万。现在发动机用的合金钢都生产不了,高铁轮毂的钢过去生产不了,后来把瓦顿收购以后才可以生产。我们的工具钢、刀具钢生产不了,比如我们收购了法国的盾构机企业,盾构机我们可以生产了。但是盾构机上面的刀具不能生产。我们钢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。

其他的产能问题,我们现在几乎没有什么产业产能不过剩,中国的现象是比较突出的,生产出来什么就过剩,一生产什么就过剩,中国的汽车生产不过是十几年的历史,我说的是大量生产,汽车大量进入家庭大概是2002、2003年的事,十几年的时间,现在汽车产量已经世界第一了。而且产能也过剩,电解铝、平板玻璃的产能基本是过剩的,基本是70%左右运行,低于国际平均的标准。所以我们现在的产能问题变成了什么?第一,过去是阶段性的过剩,现在是长期过剩。第二,不是一个行业了,不是光是钢铁或者是五大行业,平板玻璃、电解铝什么的,不是这个,几乎所有的行业产能都是过剩的,起码都是多的。国有企业去产能面临更大的困难,这些一些特点。

当然,中国的产能过剩有各种原因,比如产能比较分散,这是我们自己搞的,因为60年代中期以后,我们搞“备战备荒”,为人民,把大量的产业向内地转移,就是有意要分散,怕打起仗来把这个厂毁了就没有了,沿海地区的产能毁掉了就没有了。所以大量的产能向内地转移,这是我们自己主动做的。改革开放以后,大家都发展,各个地方政府都是需要GDP的,而且中国的交通过去是不行的,比如都去鞍钢、武钢买钢材是不行的,交通有问题,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,现在铁路、公路的交通虽然上来了,但还是有运输不便的问题,如果四川没有钢铁厂,建设需要用钢去其他省份买,运输是一个问题,过去连车皮都找不到,很紧张。由于市场的分割,各地都要搞自己的钢铁厂,或者全产业链工业系统,省市工作的同志会有体会,运东西要车皮在过去是非常困难的。

中国的铁路通车公里数现在仍然低于美国很多,我做调研的时候是在两三年以前,大概中国只有十一二万公里的运行铁路,而美国当时就是二十三万公里,我们是人家的一半。这几年发展了一些,加了两万公里,慢慢发展起来,我估计现在也就十三四万公里,比美国还差点。美国的国土面积和我们是差不多的,但是我们铁路的运行里程要比他少,公路运行里程也少于美国,美国是600多万公里,我们是400多万公里,基础设施我们还差很多。各地都要求自己地方发展GDP,所以各地都出土地政策、让利政策,到处都有各种产业。过去电视机曾经有一阵在每个省都有生产线,湖南建了生产线说将来江西、湖北到我这儿来买,湖北建了生产线说将来湖南什么地方到我这儿来买,结果大家都是这样想的,所以就过剩了,就是一个地方的发展要求,这是一个问题。

再一个问题,我们的产能过剩体现在低端,产品的技术水平都是中低端的,我提过很多问题,美国人跟我讨论时,我说,那为什么你的波音,还有欧洲的空客就没有产能过剩问题呢?全世界排队去买。他如果只供给欧洲或者美国早过剩了,他占领的是全世界市场,而且是垄断的,所以我们的产品产能之所以过剩,是因为我们产品的技术含量不行。我们都是大陆货,你能生产人家也能生产,所以就容易过剩。但是你要是生产出来人家生产不了的产品,过剩问题就相对容易解决。所以我们消化、吸收、再创新的能力弱,里面有体制机制问题。

举个例子,我去年去河北搞调研的时候,有两个制药厂,一个华北制药长,一个石家庄制药厂,石家庄制药厂已经民营化了,华北制药厂还是国营的。石家庄制药厂的董事长原来也是这个厂的,民营化以后等于收归他和一个管理层所有了,十年前就开始投资研发一种新药,投了5个亿研究这个新药,现在这个药已经研究出来,2015年上市,当年就是“25亿”的收入。但是前十年是投入,不断的投入,国营企业恐怕有问题,因为是任期制,四五年就要换,现在投了什么成果都没有,后面的人来了能不能继续干也不知道,所以国有企业的机制就有问题,大家可能看到到沈阳机床厂的一些报道,咬了半天牙决定投资,后来还是成功了。国有企业还是有很大的问题,比如制药,我估计生物制药这个行业很快也会过剩,现在很多省份、很多企业都要搞生物制药,但是他的生物制药无非是把西方的东西拿来,然后再去搞,自己研发出来的东西很少,比如中国的中医和西医相结合,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,但是谁去研究呢?没人研究。研发力量不足,研发经费不足,人员不足,所以他搞生物制药不是说原创性的这种,我们特别是把中医研究透了,因为中药是二十几种成份,不是某一个成份在发挥作用,是二十几种药材在发挥作用,比如为什么这个是三钱那个是二钱,没有人去研究。然后整个经过熬制一个小时或者是两个小时,化学反应是什么,起作用的成份是哪些成份,集合起的作用没有人去研究,或者研究得很不够。如果能把这些问题研究透了,做成药品,我们就有唯一性,有技术含量,你去卖可能就没有过剩的问题,全世界70亿人口,药的需求量非常大。但是我们这些方面都比较差。

我们现在消费水平也不行,因为工资水平低,工资水平低是劳动生产率低,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是发达国家的10—30%,今天早上我看统计局的数字,中国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7.4%。没有劳动生产力,现在大家福利要上去、工资也要上去,当然是不可持续的。农村地区的人口还有六七亿,但是农村地区的消费能力还是弱,农村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更低,是中国普遍劳动生产率的20%—30%,这都是很大的问题。

另外是贸易规则的改变,原来是利益学说,我都是在美国学的,原来我并不懂比较利益学说,到美国讲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,谁利益比较大,谁就出口。这是一个环,在贸易上的顺差就在资本项下搞投资,就是资本项目回去,是一个环。现在比较利益学说不行了,加了很多社会的内容,比如环境保护、劳工保护、竞争中立,这些东西加入以后就不光是经济问题了,变成一个社会问题,原来贸易是经济问题,现在不管是社会还是各个方面的问题都包括进去,比较利益学说放弃了,不起作用了,所以中国生产的多产能就会过剩,本来有利益就应该出口到全世界,但是中国受到贸易调查和反倾销调查是全世界最多的。比较利益学说现在有问题,不再坚持这个了,修改了贸易规则。投资也不让去,有各种审查,国家安全问题,其他问题,不让你去,所以这个环就环不起来了,问题就全都出来了。

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,时间关系不可能涉及到。怎么办?产能这么多怎么办?我建议,比如钢铁这种行业要提高标准,一个是炼钢标准要提高,另外一个是钢材建筑标准要提高。别的国家都400—500,起码我们提到400—500的兆帕水平的屈服强度,另外还有韧性标准。这些强度的标准要提高。不知道提高以后是不是有些企业可以自然淘汰,生产不了或者成本比较高就淘汰。

另外,我主张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,提高钢结构的百分比,在整个建筑行业的百分比,应该提高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,就是40%、50%。如果把钢结构的问题解决了,主要是成本问题,从钢混结构变成钢结构,我调查的时候是每平方米要贵200多块钱,建筑企业自己出钱肯定不愿意,得用税收或其他办法给免除这种负担才会发展钢结构,要不然钢结构成本高。这是一个办法,就是提高钢结构的水平比例。

还有一些产能,比如水泥、平板玻璃、电解铝,实际是可以转移的,是可以转移到其他国家的。周边国家我都去过,比如蒙古、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塔吉克斯坦,再往远一点,亚美尼亚、阿塞拜疆这些国家,很多国家都没有水泥厂。哈萨克斯坦水泥厂是我们帮他建的,乌兹别克斯坦也是我们贷款给他建的。非洲也没有水泥,非洲平均每吨的水泥比中国的要贵5—6倍,这些产能是可以转移的,当然不能把一些落后产能转移,有一些只能淘汰了,生产如果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只能淘汰。还有一些是符合环保、符合先进技术水平的产能,完全可以转移出去。但是转移这些产能要让企业和这个地方有积极性,现在要转移产能,政府如果没有一定的支持,他很难做到。比如税收上的好处,海外投资风险的覆盖、保险等等,总得有一些有利的条件企业才会做这个事情。我知道以前炼钢厂整个非洲没几家,整个非洲10亿人口,面积是中国的3倍,3千万平方公里,但是人口比中国要少,也是10亿以上的人口,这部分人全年用钢是4、5千万吨,有大量的需求,但是没有钱,也买不了。所谓需求不足,是发达地区的需求不足,世界人口分布和国土面积分布,发展中国家占60亿,70亿里60个亿是发展中国家,面积也是,整个拉美和非洲,加上东南亚、中亚,面积也是发展中国家占大头。这些国家的需求没有释放出来,因为没有购买力,因此怎么能帮助他们发展,增加需求,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。我们现在搞“一带一路”,实际是有这方面的作用的,帮助他把经济发展起来,需求就上来了。这是产能合作的问题。

另外,产品的技术含量要提高,钢铁总是粗钢不行。我们很多合金钢不行,要下大力气研发。民营企业能不能收购国有企业?这个问题要研究,这是一个很大的政策性问题,表面上是没有障碍的,实际上是比较困难的,国有资产流失怎么办?一个企业被人家收购,让收购者没有便宜可占,他肯定不会收购。美国80年代搞RTC的时候,很多企业几块钱就卖了,据说有一块钱就卖了的企业。但后来买这些企业的人很多人都成了百万富翁、千万富翁,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,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,中国的工业化并没有完成,现在所有的工业品按工业产值和GDP的比例,中国好像已经实现了工业化,实际上不行,因为我们所有的工业产品,虽然能够生产,但是生产这些产品的设备,尖端的设备、先进的设备大多数都要靠进口,从纺织到核电,比如纺织产业,我去看过很多先进的纺织企业,机器是德国的、意大利的,接线头根本不是人,是机器去接,发现断头的地方机器自己会跑过来接上,而且还没有瑕疵,中国生产不了。…大规模集成电路搞出来了,但是封装机和光刻机是进口的,如果封装机、光刻机不出口了怎么办?你还生产得了吗?中国的工业化远没有完成。

有人研究价值链,中国到底在产业价值链的位置是什么,首先我认为中国的位置不会太高,比如封装机和光刻机有操作系统,操作系统都在人家手里掌握着,比如手机,我们现在用的高通操作系统,人家给你的是3.0、4.0版,但已经搞到7.0、8.0版了,操作系统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也没有用。你能生产手机也没用,不是你的操作系统。我觉得中国的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还有很多事情要干,解决产能过剩这个问题,一个是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,另外一个是和中国整体发展概念,整体发展战略要结合起来研究和出政策,而不是今天某某产业过剩了赶快灭他,这种办法不一定是科学的办法,特别是要研究各种问题,我是以钢铁为例讲的,钢铁产能是工业的基础,如果把它破坏掉,将来再想恢复会花更多的钱。

托里癫痫医院

龙岗哪家医院看妇科好

永胜牛皮癣医院